杭州画室资讯 | 高考冲刺阶段五大误区不要陷入!
发布时间:2020-06-17阅读量:1552次
高考倒计时20天,在这紧要关头,考生们一定要做好准备,今天杭州画室为美术考生们整理了一些,容易扰乱你复习心态的误区,希望能帮助更多考生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。
一、自我设限
自我设限一般是那种三分钟热度的同学,最容易犯的通病,每天随时都在自我暗示,但暗示的内容都是我不行,我考不上好的大学等,于是直接放弃宝贵的复习时间。其实自我谈话、自我反省、自我激励等多种方法可以突破心理上的学习极限,激发出心灵的巨大潜能,让自己每天都处于激情似火的自信学习状态中。
潜意识的学习能力,只要激发出来一点,就可以优化你的学习状态。
二、零敲碎打,死记硬背
高考题目的定位一般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,以及各类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上。在复习中,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,并且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,了解各知识间的联系与转化,这样更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灵活应用。
三、不会制定学习计划
时间安排不当,缺乏学习计划,复习时总是东一榔头西一锤,没有阶段性复习目标,时间安排过紧,缺乏弹性,这些是很多高考生的通病。
制定学习计划可以紧跟老师走,当然也要有自己的小计划,制订一份有时间弹性的计划是考生应切实执行的好办法。
四、对自己没有准确定位
考生对自己实际能力不清楚,高估自己的水平,在复习中一味钻难题,忽略基础知识,追求巧解偏题怪题,忽略通性通法。
其实,能力是看你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。现行高考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70%,只有根基牢固,才可以谈提高能力。
五、忽视基础,过于浮躁
期望在复习中大幅度提高总分,但又容易心浮气躁的同学,总是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,一会儿看那本习题集……这些蜻蜓点水的做法,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。
复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,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。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看书多少,做题多少为标准。只有掌握“真谛”,做一题胜过十题,精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。
有以下这些错误的考生不在少数,其实,在复习过程中,并不是做题越多越好,题是要做,但要有针对性地做题,明确思路,掌握规律,熟悉方法才是最关键的。若做到一题多解,能举一反三,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绩。同学们要根据自身情况,进行相对应的调整,让自己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复习。
推荐文章
Recommend


